各位老师,各位家长,各位同学:
预防溺水是世界命题,全民话题,南充难题。每个人都在妈妈胎盘5斤羊水中孕育而出,闭着眼睛来到有声有色的大千世界;当你野泳溺水,就会在滚滚江河喝足5斤浑水直升天堂,睁着眼睛离开无声无色的水下世界。溺水也好,溺亡也罢,似乎都与“五”有关。围绕这个“五”字大话溺水,揭开预防溺水的神秘面纱。预防溺水永远都在路上,让我讲给你听。主要有三点考虑:一是接受教育、警示教育,把预防溺水铭刻到心灵深处;二是学习知识、掌握常识,把预防溺水传递到所有家人;三是郑重告诫、再三告诫,把预防溺水上升到家校安全。
一、全国每年学生溺亡约5万人,南充每年学生溺亡约50人
(一)我国历年学生溺亡数据分析。学生溺亡已成为社会问题,历年居高不下,近几年溺亡人数明显增多,已超过5万人。一是从南北分界线看,南方占比75%。秦岭淮河一线,秦淮以北称北方,秦淮以南称南方。南方因气候热度、降雨浓度、人口密度、暑期长度,学生溺亡事故绝对值高于北方。南充位于秦岭以南约500公里,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从地理位置看,南充属于学生防溺水高风险地区。二是从年龄年级看,青少年及中小学生占比75%。学生溺亡6岁以下婴幼儿极少、18岁以上青年较少,7-12岁少儿较多、13-17岁青少年最多;幼儿园、大学生较少,小学生较多、中学生最多。少儿、青少年及中小学生成为溺亡事故防范主体。三是从七大水系看,长江水系占比50%。我国“七大水系”从北到南,松花江水系、辽河水系、海河水系、黄河水系、淮河水系、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;长江水系主要有嘉陵江、汉水、岷江、雅砻江、湘江5大支流。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。南充“千年果城”一条江,流经我市七县(市、区),全长301公里。六百里嘉陵江每年溺亡学生在30人以上,大凡节假日溺亡走不出“怪圈”。四是从四个季节看,7-9月暑期占比50%。今年三伏7月11日至8月19号,共40天。“加长版”三伏天,是一年中最炎热、最闷热、最酷热的日子,40天暑伏、50天暑假是预防溺水高危期,各地各校、各家各户防溺水刻不容缓。五是从“三大死因”看,溺亡占比50%。溺亡、坠亡、压(车)亡是学生非正常死亡“三大杀手”,总体看溺亡约占50%、坠亡约占30%、压(车)亡约占20%。溺亡成为涉生事故防范重中之重。
(二)我市历年学生溺亡量化分析。我市学生每年溺亡约50人,每年暑期出现高发频发连发不良怪象。一是流动江河特别是嘉陵江水系溺亡太多。历年学生溺亡流动江河约占2/3,嘉陵江水系又占流动江河约2/3,“两个三分之二”十分明显。南充水系发达,溪河众多,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00条,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约20条。嘉陵江从北向南、纵贯全境,左岸较大支流东河、构溪河,右岸较大支流白溪河、西河、西充河,交汇形成“五个树枝状”水系。嘉陵江水系今年溺亡占2/3。二是节假日特别是大长假溺亡居多。历年学生溺亡节假日约占4/5,大长假又占节假日约4/5,“两个五分之四”十分突出。今年“5.1”劳动节溺亡3起6人,“6.14”端午节溺亡1起2人,“逢节必溺亡、逢假有溺亡”成为“黑色怪象”。今年溺亡节假日占4/5。50天超长暑假预防溺水任重而道远。三是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。历年学生溺亡农村学生约占3/4,留守儿童又占农村学生约3/4,“两个四分之三”十分清楚。农村学生溺亡明显高于城镇学生,男孩溺亡明显高于女孩。据不完全统计,南充留守儿童超10万人,这个群体大多长辈(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)监护明显失教失管失控,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预防溺水。四是中小学生特别青少年很多。历年学生溺亡中小学生约占4/5,青少年又占中小学生约4/5,“两个五分之四”十分鲜明。中小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为溺亡事故防范主体。五是同学结伴特别是男同伴最多。历年学生溺亡同学结伴约占9/10,男伙伴又占同学结伴约9/10,“两个十分之九”十分真实。今年溺亡大多是同学结伴而行,只有1起有女同学结伴江边玩耍。通常男同学、小伙伴三五成群结伴同行野泳,女同学基本不会去野泳。
今年有4起溺亡事故比较典型。一是最可悲的“5.3”溺亡事故。4名同学江边游玩,最小同学意外落水,两人情急施救不当,最终酿成3人溺亡两亲姐弟同亡的悲剧。警示我们:千万不要江河游玩,千万不要盲目施救。二是最可怕的“5.2”溺亡事故。多名大学生野泳,1人溺水1人施救2人同亡。警示我们:千万不要手拉手施救,千万不要多人跳水施救。三是最可比的“6.13”溺亡事故。端午节3名同学,嘉陵江边游玩,1人玩手机,2人下江野泳同亡。警示我们:玩手机也不要玩水,玩水纯粹在玩命。四是最可笑的“5.22”嘉陵溺亡事故。广安武胜3名学生到我市嘉陵江野泳1人溺亡。警示我们:千万不要结伴野泳,千万不要跨区野泳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4起溺亡事故,时刻告诫并警醒我们:远离危险水域,绝对不要野泳;相互监督警示,禁止结伴野泳。
二、恐怖溺亡只需5分钟,黄金救援只有5分钟
(一)恐怖溺亡5分钟过程解密。被水淹死,虽然没有活人真正体验完整过程,但可以凭感觉去认知,应该是一个做恶梦到睡着的过程,是人生恐怖的5分钟,也是人生最后的5分钟。①第1分钟憋气,一分钟“急死”过程。溺水后,因为内心恐惧,你不得不睁开眼睛,这时因为水中能见度问题,使得你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,同时耳朵几乎听不到外界声音。你会不由自主在水中挣扎,同时发出奇怪的喘息声,屏住呼吸被水淹没,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十分着急十分恐惧。②第2分钟喝水,一分钟“喝死”过程。在水中你无法呼吸,体内聚集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,然后就越来越刺激你的呼吸中枢,逼迫你在水下进行呼吸,可是在水下是没有办法呼吸的,因此这个时候你会非常痛苦。开始你是被逼去承受,但实在憋不住的时候,身体要求呼吸的本能,还是越来越大于你意识上的控制,于是你的控制力就会妥协,就会打开口腔鼻腔,并还因为你身体主动吸入,这时候会有大量的水涌入到你的呼吸道内,并还引起刺激反应呛咳或呕吐等,让你感到异常难受,这一分钟你把人生所有的水都喝完喝足喝够了。③第3分钟溶血,一分钟“吓死”过程。随着缺氧程度越来越严重,你终于熬过最痛苦时刻,然后进入一种意识逐渐丧失的阶段,但这个阶段会很短,如果侥幸的话你或许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。水进入肺部后气管立刻做出反应,会感到胸部有撕裂般的痛苦和灼烧感。淡水稀释血液导致溶血,使血液浓度发生变化,电解质失去平衡,导致血液功能受到严重影响,全身性不可逆转的代谢障碍,生命系统无法平衡运转而面临死亡。这一分钟淡水溶血濒死过程,在水中吓都把你吓死了。④第4分钟心脏骤停,一分钟“等死”过程。在身体不断耗氧的情况下,你的身体进一步缺氧,然后你的心脏也会随之停止跳动,这时候你肯定是听不到自己的心声了,但也肯定是没有任何痛苦的了。如果你确实走运心跳虽然没了但感觉还在,这时或许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,就是那种所谓的濒死状态一样,你会以为自己的灵魂终于可以出窍了,你就快踏入鬼门关了。⑤第5分钟大脑死亡,一分钟“要死”过程。人在缺氧的情况下,5分钟就会致使脑细胞死亡,而脑细胞死亡,是不可再生的。大脑5分钟得不到氧气就会坏死,你将进入一种安宁、平静的状态,不再感觉到痛苦,随后死亡就会到来。真的溺水死了,会有什么显著特征呢?一是你的肚子鼓鼓的圆圆的,原来是“胀死的”;二是你的眼睛鼓鼓的圆圆的,原来是“吓死的”。
(二)黄金救援5分钟难如登天。在水上工作的人有个说法,溺水救援就是黄金5分钟。也就是说,5分钟之内挽救,生存几率很大,如果超过5分钟,脑细胞逐渐死亡,生存几率就很小了,即使是抢救回来,由于脑细胞死亡,也会成为植物人。①远离村庄没辙施救。野泳具有隐蔽性、危险性、突发性、意外性、边远性等“五性特点”,通常远离村庄、远离闹市、远离城镇、远离大人,从科学救援角度讲,真的是没有办法及时有效救援。②缺乏装备没法施救。用南充方言讲,野泳大多“脱个光叉叉,沙坑里板澡混搞”。救生圈、救生衣、救生钩、救生杆、救生绳等“五救装备”,特别需要的时候一件也不会有,没有救生装备就没法科学救援。③大声呼喊没人施救。遇到同伴落水“大声呼喊大人”,这是科学有效救援方法之一。但野泳的“五性特点”决定了附近没有大人、没有专业人员第一时间救援。④电话报警没时施救。及时拨打110报警、120救护,也是科学有效救援方法之一。当110出警、120出动到达现场时,绝对不可能在黄金5分钟内。拨打大人电话,也不可能在黄金5分钟内到达。⑤盲目下水没命施救。溺水者在呛水的时候又心生恐惧,拼命乱用力,会死死抓住救命稻草,这称之为“水鬼”现象。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没有救生员经验的人(即便是成年人)乱下水救人,因为大概率会一起淹死。这是科学的解答,希望广大师生们切记在心。
三、学生溺亡5个100%理由,预防溺水5个100%警示
(一)记住这5个100%理由。预防溺水理由千万个,这5个常识性100%理由一定要牢记践行。一是不会游非要去野泳100%淹死。不要去游野泳,更不要去学游野泳。暑假到了,看好你家孩子。防溺水讲了这么多,听到溺亡学生我就特别生气。要我说不听话就打,敢去野泳往死里打。我小时候自己偷偷跑去游泳,现在想想尼玛还是打的轻了。二是同伴叫偷跑去野泳100%溺死。基本没有一个人跑去野泳的,通常都是同伴邀约而行,三五成群而去。据科学测算,大凡野泳溺亡概率高达75%以上。从法律角度讲,野泳的危险可以预见、行为明知故犯,对方也没有强迫,当事人是可以拒绝的,所以出事不构成侵权,邀约人不负民事责任。三是流动江河真敢去野泳100%找死。江河有“四大风险”,①夏季汛期水流湍急,流速快,有时能达到每秒6-8米,水下易出现漩涡暗流;②岸边河床有坑洼,即使在江边戏水,也容易踩空失足落水;③坡岸水线边长有青苔,嘉陵江河道蜿蜒曲折,堤岸大多30度斜坡,极易滑入江中;④嘉陵江是行船航道,时刻有大小船只通行,由于江水流速快,极易吸入船底。四是堰塘深偏要去野泳100%该死。堰塘野泳危险系数高,通常水比较深,且水面与水底温差较大,野泳者进入水中极易抽筋;堰塘底部地形复杂,杂草丛生,深浅不一,极易发生溺水事故。五是河边耍侥幸去野泳100%寻死。暑假是学生溺亡事故的高发期、高危期,许多人认为溺水身亡的危险是“小概率事件”,不会落到自己头上,所以游一游也没事,这种心存侥幸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。想要避暑游泳,一定要到正规游泳场所,绝对不要野泳或在水边嬉水,切勿放松警惕。
(二)记住这5个100%警示。几率再小的意外,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100%。防溺水安全经天天念,防溺水安全钟日日敲。防溺水警钟长鸣,游野泳发人深省。一是牢记“六不一会”。这是全国通用规则。不私自下水游泳,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,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,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,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,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;会基本的应急自救、求助、报警方法。二是切记“四再告诫一个不要”。这是四川特有警告。天气再热,不到河塘去降温;水景再美,不到水中去感受;水性再好,没有保障别下水;别人再劝,不用生命去逞能;千万不要结伴去野泳。三是做到“五个任何一个不去”。这是南充自提要求。任何时间、任何人员、任何情况、任何天候、任何地点,都坚决不去野泳。四是知晓“四个知道一个跟上”。这是带兵方法,也是带娃方法。知道他在哪里、在干什么、在想什么、需要什么,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要跟上。五是唱响“五句防溺水歌”。这是救命歌,这首歌每名学生都要学唱。同学们同学们要牢记,生命安全属第一;私自游泳危险大,坑塘河湖要远离;伙伴遇溺勿下水,呼救报警先想起;游泳要有大人陪,家长监护须尽责;千家万户手拉手,预防溺水齐努力。
四、测量运算母爱“5个分量”,溺亡带给母亲“5大痛楚”
(一)在数学运算中直观感受母爱“5个分量”。千百年来,中国孝道理念偏于感性,缺少直观“数据”分析。母爱并非无法计数,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,潜藏着大量数理化知识和深刻的道德理念在诠释着母爱。没有数据化的分析,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。一是母爱有多“痛”?从医学角度讲,我国一般将疼痛分为12级,分娩就是最高级别、最难忍受的12级。这是一种怎样的疼痛,这种痛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,像断10根肋骨那样的痛,是世界上最疼的痛,有的母亲会因分娩痛晕过去。往手指里钉竹签,疼痛指数是7。而12级疼痛,常人难以想象,也无法忍受,然而我们的母亲不会顾及,我们的母亲会去忍受,因为她们有一种期待新生命诞生的爱,有一种血浓于水、与生俱来抚育生命的爱,有一种深如大海、伟岸无比的爱。二是母爱有多“重”?婴儿1岁时,平均体重15斤,妈妈每天要抱大约20次;幼儿2到3岁时,均重25斤,抱约10次;4岁至10岁时,均重50斤,抱约5次...算一算,10岁前你在妈妈怀里有多重?93万斤约等于500吨。简单数学运算后发现:妈妈的臂膀竟然能承受如此之重!即使成年后每天坚持抱妈妈一次,也需要超过25年才能回报妈妈“臂弯里的重量”。母爱到底有多重?母爱有时一点都不重,就像空气,无时不在,无处不有;母爱有时一两拨千斤,就像顶梁柱,撑起家、顶起天、立住地。三是母爱有多“苦”?据医学统计,哺乳期宝宝平均每天吃母乳800毫升,一年大约喝掉292公斤母乳;无论春夏秋冬,妈妈每夜抱宝宝哺乳3次、每次约25分钟,每天少睡75分钟,一年相当于失去2个月的睡眠。孩子出生后,妈妈大约要为孩子洗2500块尿布、5000次袜子、2000次脸、1500次脚,洗600次澡。从幼儿园到小学,每天往返接送4次,按每年上学200天、每天耗时2小时计算,9年累计约3600小时。如果选择步行,按每小时6公里速度计算,9年可走约1.7倍长征的距离。母爱究竟有多“苦”,不用这一组数字,我们或许永远体会不到。四是母爱有多“贵”?一个统计学家小组,记录和统计一个家庭妇女在料理家务和照顾两个小孩时,一年要洗18000件餐具,19000个碗碟,3000个锅,搬运的重量约5000公斤,为了家务一年总走路程约2000公里,如果把母亲的工作雇用别人来做,用市场化手段来计算,那她的年薪相当于人民币500万元,与知名企业家的收入也可以相提并论。美国的统计部门也做过类似调查,结论大体相当,母爱约为70万美元,相当于人民币500万元。然而我们知道母爱无价,母爱永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。五是母爱有多“远”?如果母亲40多岁,儿女奔赴异地求学或打拼,每年回家2-3次,今生相聚的机会可能只有区区70多次,若每年多回家2次,就相当于“延长”母亲35年寿命。母亲在衰老,疾病可能随时把她们带走,所以容不得我们等待,我们唯有与“时间赛跑”来报答母亲。亲爱的同学们,母爱份量究竟有多“重”?这个看似生活化、故事化、简单化的提问,经过科学化、现代化、数据化解答后就变为“有价值的追问”,并且都能够找到答案。以上数字细算才知,母爱的份量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!这些量化的数字,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一个大大的“爱”字,这种爱既是本能,更是无私。其实,“母爱有多重”并没有标准答案,也是因人而异,更是各有各的算法。但是,对这种爱的份量,我们却不能忽视、遗忘。即便母亲,对这种爱并无索求,也不会斤斤计较,更不会挂在嘴边,但身为子女,却应该懂得回报,而不能因为“习惯了”就坦然接受。
(二)在数字估算中直接感叹母亲“5大痛楚”。当你溺亡,当你真的溺亡了,你的母亲会悲痛欲绝、生不如死,都会震撼心灵,都会痛心泪目,整个家整个天都塌了。一是嚎啕大哭流完3斤眼泪。科学发现,一个人一生大概有半吨眼泪量,一次性流泪大约1500毫升。你的溺亡会让你的母亲、你的家人嚎啕大哭,哭的天昏地暗,哭的天崩地裂,如同世界末日到来,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完了。这一天,是你母亲最伤心、最难过、最痛苦的一天。有人说泪流干了,心灵的窗户也就从此关闭了。二是撕心裂肺连续5天不食。人们常说,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。你的溺亡,如当又在割妈妈身上的肉。刚才讲了,你的出生妈妈忍受12级疼痛。母亲失去孩子,又给妈妈带来12级疼痛,这种痛苦,真的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,真的是撕心裂肺,疼痛到极点12级+。妈妈至少5天不吃不喝,生不如死,作为儿女一定要记到妈妈的伟大、妈妈的脆弱。三是身体垮塌骤降7斤体重。母亲失去孩子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白发人送黑发人,意味着人间悲剧。世上没有什么灾难比得过死亡,世上没有什么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调查发现,孩子溺亡大多母亲一周内体重骤降7斤,平均每天掉1斤肉。正好印证,你的来世母亲给你7斤重,你的溺亡又带走母亲7斤肉。四是抑郁忧愁心理9天发病。孩子溺亡从关系层面来说,是一种重大的创伤性丧失。创伤性丧失发生后,个体心理反应有“三感”。①内疚感,面对孩子突然离开,母亲在无法接受事实的同时,会联想起许多以往生活往事,让自己陷入内疚的自我折磨之中;②失控感,丧失导致丧失客体与当事人联系中断,即日常生活陪伴的中断和心理依恋关系的中断,尤其在意外、被动丧失发生后,母亲心理将体验到强烈的失控感和无力感;③孤独感,孩子离去会导致母亲将原本投注于外部(丧失客体) 的情感因无处投放而收回,失去希望的丧失会导致母亲出现强烈的挫败感,将会使母亲心理封闭,孤寂倍增。研究得知,母亲在抑郁忧愁后,通常9天心理发病。五是难忘阴影1生不能自拔。说一千道一万,丧子对于一个家庭如同灭顶一般的灾难,恰恰验证了丧子之痛的锥心刺骨,心灵创伤真的难以愈合。因为溺亡失去孩子的母亲,在日常生活中挥之不去的伤痛和突然起来的崩溃表现得细致入微,真实而又具体,在伤痛中无法自拔,一生不能自拔。
五、南充学校放暑假50天,预防溺水高危期50天
(一)学校做实“五件事”。一是上一次教育课。全市1824所学校上好暑假最后一课,预防溺水永远在路上,要把所有家长与学生集中在一起上大课,要确保一人不少一人不漏。二是签一个承诺书。编印学生防溺水家长承诺书,暑假放假前最后一课后,学校与家长逐人签订,一式三份,学校、班级、家长各留存一份。三是发一封公开信。编印防溺水致家长一封大小信,以日历形式设计彩印,大信贴在每家餐桌墙上,小信家长随身携带。四是发一张小卡片。制作防溺水“六不一会”主卡副卡,每名学生主卡随身装包携带、副卡贴于书包背面。五是发一条提示语。学校每天向所有家长、所有学生发一条防溺水提示语,由各校统一安排部署。市局从7月11日起,将推出平安南充教育早班车,各地各校通过四级联动微信群传播到每名家长。
(二)家长做好“五件事”。一是带孩子上游泳课。教育部明确要求,创造条件在事故高发地区学校开设游泳课。目前,我市学校仅2所游泳场,营业性游泳馆40所。南充属于溺亡事故高发地区,从防溺水治本出发,初定蛙泳15课时学泳计划,提倡鼓励家长带学生学游泳,经费不到1000元。二是每餐宣讲防溺水常识。暑假放假后,学生交到了家长手中,防溺水的责任也落到了家长身上,每次就餐特别是午餐一定要讲防溺水安全常识,一定要强化孩子防溺水安全意识。三是午后盯紧看住孩子。我市溺亡事故80%发生在节假日,大多发生在午后(13时-15时)下午(15时-18时),这5个小时是重要时间,所有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盯紧看住你的孩子,特别是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们更要盯紧看住你的孙子。四是危险河段警示教育。暑假放假回家第一课,开展防溺水“以案五说”警示教育,到曾经溺亡学生的江河或池塘,以活生生的溺亡事故说事件经过、说野泳危险、说恐怖过程、说防溺知识、说家庭危害,教育引导孩子以案为鉴、以案防溺。五是发动亲朋好友共管。学生防溺水已成为社会问题,要发动并依靠广大亲朋好友共教共管共防,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告诉你,孩子防不住溺水是要死人的,要把自己的孩子防溺水上升到家庭顶级安全、家族最大安全。
(三)学生做到“五件事”。一是室内学会游泳技能。今年我市中考已将游泳作为体育科目考核项目。下步可能将游泳课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。会游泳都不能保证落水时100%存活,但不会游泳而落水时几乎是100%结束生命。今年暑期,是一个学游泳的暑假,每个学生但愿都学会游泳,它不只是健身,而是生存技能。二是早洗漱水盆实际体验。每天早上所有学生落实“两个必须”,必须洗漱,必须憋气;可利用脸盆或澡盆,在水中憋气1-2分钟实际体验。三是任何时候都不去野泳。这次讲课的目的就是教育广大学生,不管你会不会游泳,任何时候都不要去野泳,这是温馨提示,也是特别忠告。四是劝阻同伴不去野泳。只要是野泳,谁叫也不要去,还要劝阻同伴也不要去野泳,做到这一点大家都安全了。五是完成防溺水手抄报。以暑假防溺水为主题,每名学生假期书写一份A3纸正反面手抄报,收假后统一回收并集中展示。
老师们,同学们,家长们:人有五官,内有五脏,手有五指,五尺之躯,围绕“五”字,预防溺水,两手分开,撒手人寰,期盼我们安安全全;双手合十,虔诚祈愿,保佑我们平平安安。这一课后,人人要知溺亡不分男女老少,个个切记溺水远离江河池塘。大美南充六百里秀美嘉陵江,失足落江一口水直飞到天堂,不要让珍贵的水带走你昂贵的生命,也不要为了一丝清凉丢了一生性命,更不要让野泳溺亡嘉陵江的悲剧反复上演。第一句希望:我衷心的希望广大学生把暑假结伴游玩绿水青山,转化为积累知识财富的金山银山;第二句希望:我更衷心的希望广大家长把暑假结伙打麻将的娱乐活动,转变为带娃游玩同学习的亲子行动。
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
2021年8月2日